日前,云南省中小學勤工儉學工作會議舉行。去年全省中初等學校勤工儉學銷售收入及營業(yè)額達3.4億元,資助人數達28.44萬人。我省目前正積極準備出臺《云南省中小學勤工儉學管理辦法》。
去年全省勤工儉學收入3.4億
根據2013年全省中初等學校勤工儉學統(tǒng)計,勤工儉學銷售收入及營業(yè)額達3.4億元; 接納學生勞動實踐人數達663.3萬人次;用于資助貧困學生3013.08萬元,資助人數達28.44萬人;用于改善辦學條件資金1.14億元;用于改善師生生活條件3170.95萬元;其他方面支出1048.50萬元。
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宋光興表示,昆明、玉溪、德宏、怒江等州市每年由財政安排50萬-100萬元資金,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學校開展勤工儉學工作。2012年,昆明市出臺了《昆明市人民政府勤工儉學管理辦法》。我省目前正積極準備出臺《云南省中小學勤工儉學管理辦法》。
宋光興說,全省勤工儉學工作發(fā)展還不太平衡,特別是區(qū)域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。從最近三年全省中初等學校勤工儉學的統(tǒng)計情況看,以生均銷售收入和生均銷售利潤計算,昆明、楚雄、怒江、版納、玉溪、普洱6個州市的勤工儉學基地平均收益位于全省前列。2013年,昆明生均銷售收入達97.97元,生均銷售利潤達80.23元。
打勤工儉學“擦邊球”將被糾正
宋光興指出,部分州市、縣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對勤工儉學工作重視不夠,勤工儉學管理機構不健全和管理制度缺失。
“省政府安排了8000萬資金用于開展勤工儉學工作,雖然不算多,但每個州市都劃撥了一些,有的州市建成了一大批勤工儉學示范基地,而有的州市卻幾乎沒有動靜,仍然死水一潭,撥下去的資金被用到其他方面!
宋光興還表示,有的學校勤工儉學用地很多,但缺少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條件,種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小,種養(yǎng)殖技術含量低,產出少。有的勤工儉學基地,經費投入長期不足,勤工儉學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條件較差,基地效益得不到有效發(fā)揮。一些管理人員責任心差,對基地適合種什么、怎么種研究不夠。假期中,許多學校放棄對基地的管理,效益出不來。片面追求經濟效益,忽視勤工儉學的育人功能,學生不能享受勤工儉學帶來的成果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學校將自己的勤工儉學用地租給第三方,由第三方進行種菜養(yǎng)豬,收獲的蔬菜、產出的生豬等全部拿到市場銷售,不能平價賣給學校食堂,學生沒有得到任何實惠!拔覀儾还膭顚W校以這種方式開展勤工儉學,也不能給予任何資金支持! 宋光興指出,今后,凡出現此種情況的學校,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堅決予以糾正。
農村寄宿制學校就近撥地
宋光興要求,各州、市、縣要打造一批勤工儉學生產實踐示范基地。學校勤工儉學基地適合種什么、養(yǎng)什么,各地要結合當地的氣候、環(huán)境和季節(jié)特點進行深入研究,并提高勤工儉學的科技含量。
各級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,在技術引進、減免稅費、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農村中小學要把勤工儉學的發(fā)展目標列入學校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制定具體的措施并納入考核管理。同時,要建立學校勤工儉學啟動經費的補助機制。對長期保留的農村寄宿制學校,各地要按照小學不低于5畝、中學不低于10畝的標準,就近劃撥一定數量的土地、山林、水塘、牧場等作為學校勤工儉學的生產勞動基地。 |